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疾。若有病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萤,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身心凄怆,勿避夷险、昼夜、寒暑、饥渴、影响、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心。如此可谓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习无不利也。性既习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其养性之经也。
      养性之道,欲小劳,但莫大疲其强所不能堪耳。人食毕,当行步踌躇。有所修之为快也,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动故也。




 

中校军医邱金凯在邢台军分区医院魁生堂臌症专科门诊部工作照      清朝光绪年间,魁生堂传到了邱氏三伯兄弟(邱伯达、邱伯远、邱伯通)第十六代孙邱怀瀛,因其常与皇宫里的御医有一些疗病、用药等医术方面的交流,于是便有了机会请光绪皇帝的御师、总理衙门大臣,位高权重,名冠朝野的翁同和亲笔题写了“魁生堂”匾额。从此,魁生堂不仅在其医德、医风、医术上深得百姓的信赖,而且其深奥的文化涵养和大名大号在当时的京都一带也更加有了一些名气,来魁生堂求医问药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起来。后来因为时局的不断动荡,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迫使邱怀瀛把魁生堂迁至山东济南普利门外凤翔街87号,继续为百姓医病,冒风雪骑驴为穷苦人治病,舍生忘死尝药量救人性命,王铁头断气后起死回生,乔先生脚腿伤溃30天痊愈,鲁夫人除了久治不愈的血臌症等等。邱怀瀛一个个医德、医风、医术的故事传遍了济南的大街小巷。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济南,因魁生堂医治抗日军民伤病员,被日本人盯上,处境十分危险。危难之际,在共产党组织的周密安排下邱怀瀛及其魁生堂被转移到冀南抗日革命根据地,也是邱老先生的老家——清河县。济南解放后,应济南市政协、山东邱氏宗亲联谊会等有关组织及当地老百姓的热情邀请,邱怀瀛再次回到了济南,魁生堂的匾额又挂到了济南普利门外凤翔街87号。而老区清河的群众也舍不得魁生堂,为了满足济南和清河群众的要求,邱怀瀛索性在清河也挂起了魁生堂的牌子,就这样邱老医师的身影不是在清河就是在济南。50年代初,邱氏(三伯兄弟)第十八代孙、邱怀瀛的长孙邱金凯就出生在济南普利门外凤翔街87号。他自小在这个中医世家里,耳濡目染使儿时的他对中医中药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广览医书,《内经》、《难经》、《伤寒》、《金匮》等经典医著及诸家流派的名科学说都在他的涉猎之内。14岁即能熟读《汤头歌诀》,16岁起,就开始跟随祖父邱怀瀛行医乡里。因其父亲因病早逝,所以,邱金凯就早早地获得了爷爷的亲授嫡传。

在成都第二届国际中医药工程学术会议上,卫生部领导宋志恒先生为魁生堂传人邱金凯题词。      在文化大革命那个非常的年代,邱怀瀛及其魁生堂受到冲击,遭遇劫难。祖传几百年的医史、医案、病例、古医书、药方、经方、验方、治疗疑难杂症的秘方以及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等名人字画等大量的古籍书刊,都被当作“四旧”被搬走,尤其那些保存多年的名贵药材被拿的拿,抢的抢,烧的烧,搞的一干二净,就连费尽周折请翁同和题写的魁生堂匾额也不知去向。就在这样一个求天天不灵,求地地不应的乱世情况下,邱怀瀛老医师,一气之下躺倒再也没有起来。临终前对孙子邱金凯说:当下可暂避医道,到部队去。今后有朝一日时局允许,务必想办法把魁生堂再发展起来。爷爷去逝后,邱金凯就在那个非常年代咬破手指写了血书,(因为在那个时候,邱金凯被作为政审不合格对象,不写血书就当不了兵,当然,当时也多亏了有贵人相助。)以明誓,弃医从戎了。

      邱金凯1969年12月入伍,在军营里一直默默地凭着自己的专长利用业余时间为战友们、为部队周边的老百姓们医病。20年后,邱金凯结束了野战部队的阅历,调到邢台军分区桥东区武装部担任副部长工作。由于家乡的人们知道他出身中医世家的底细,因此平时在他的办公室里经常坐着一些求医的人,病人们都不忍心总是影响他的工作,但又不得不求他诊治,所以,很多人就不断向有关领导反映,请求领导和有关部门做工作,让邱金凯重新开诊行医。而邱金凯又何偿不想开诊,每逢他望着病人渴求的眼神,看着病人痛苦的表情,他的心在颤抖,在流泪,他热爱中医中药事业,也被乡亲们的一片真情所感动。1992 年在军队“以劳养武”的大环境下,在地方组织的关心及广大患者的支持帮助下,停诊多年的中华老字号魁生堂在邢台市桥东区武装部挂牌对外开诊了。重新开诊是爷爷生前的愿望和期盼。为这,在开诊前,邱金凯携全家人专程回到老家河北清河县,为爷爷上坟,向爷爷诉说爷爷的愿望实现了。社会发展了,时代进步了,我们邱氏魁生堂又要开诊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爷爷您在九泉之下有知的话,一定会感到很欣慰的。四年之后,邱金凯被调到邢台军分区医院担任了副院长、魁生堂臌症专科门诊部主任、中校军医,继续为军内外干部群众医病。

      人生几多风雨几多愁,几经磨难的魁生堂再次开诊之后,消息不径而走,臌症患者从国内外各地纷纷前来求医。一提起臌症克星邱金凯有说不完的话题。

      邱金凯在40多年的行医实践中,注意汇集历代中医名家治疗肝病的经验,奋力求索探取,查阅大量医学典籍,搜集多方秘方、偏方、验方,将600多年的祖传秘方与现代中医辩证理论相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摆脱了常规治疗易复发、难治愈之短,坚持标本兼治,对五脏六腑治此顾彼,疗一器而不伤及他器,使药物直接参与病变细胞内活动,从根本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以达到病愈康复之目的。他常说:同是一种病,但症状不尽相同,治疗的方剂和药量自然也就有所区别。有些人说某种药可以治百病,我不赞成,因为病情千差万别,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个患者或一类患者,应一种或一类配方,而且这些方药要随症调整,增减适当。因此,邱金凯所研制的“臌症丸散”对治疗各类臌症肝病有着极其神奇的疗效。服药后能使肝功能恢复正常;使扩大曲张的静脉直径缩小;使因门静脉高压引起的周期性出血症恢复正常;能把肿大的肝脾治薄治小;能把硬化的肝脏治软;能把腹水消除掉;可使低血色素和倒置的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恢复正常;可使乙肝阳转阴并产生抗体。经多年临床验证,有效率 100%,治愈率可达91.7%以上。

      现在,魁生堂连同他的第十八代传人、臌病专家邱金凯的名字以及在治疗各种臌症方面有着独特疗效的“邱氏疗法” 已被众多患者广为传颂。每天上门求医者络绎不绝。不论是天南海北,国内国外的患者,不论是陈年旧月轻者重者,他们都是慕名而来,欢心而去。

      对于邱氏方药的治疗效果,我们不能断言它能百分之百治愈每一个患者,但雄辩的事实足可以称谓:邱氏疗法,悬壶济世,杏林一绝。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魁生堂,一定能够重新崛起,再创辉煌。